閱讀迎新年——博源讀書會第22期活動
時間:2024-12-13 11:21 來源:博源集團 瀏覽次數(shù):73812月12日,博源讀書會第22期活動在東勝區(qū)圖書館舉行。總部大樓各企業(yè)員工30多人參加活動。博源讀書會常設(shè)主持人高揚與辛超共同主持活動。
本期讀書會主題為“閱讀迎新年,點亮2025”。活動分為主題分享環(huán)節(jié):盤點、分享2024年自己閱讀中的“觸動時刻”;自由分享環(huán)節(jié):分享好的閱讀方法、讀書心得。討論AI對于我們工作生活的影響,我們又該如何利用AI。
在主題分享環(huán)節(jié),第一位分享者王小雄分享了季琦的隨筆集《創(chuàng)始人手記》,他說這不僅是一本企業(yè)家的自傳,更是一部充滿智慧和哲學的作品。書中,季琦分享了他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和對成功的獨特理解。他通過自己的經(jīng)歷,向讀者傳達了堅持和毅力的價值,同時也強調(diào)了創(chuàng)新精神和自我接納的重要性?。楊少坤分享了桐華的長篇言情小說《長相思》,這部以《山海經(jīng)》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神話故事,講述了女主人公小夭錯綜復(fù)雜的情感糾葛,以及他們在權(quán)力斗爭、家國恩怨中堅守自己的信念與愛情。作者細膩而富有詩意的筆觸,將故事中的親情、友情、愛情描寫得真摯動人,觸人心弦。
藺珮瑤分享的書籍《提問》,是一本講述提問方法論的書,是楊瀾30年媒體生涯凝結(jié)的心血之作。問什么、怎么問、問到何種程度,提問的語氣、語調(diào),拿捏的分寸,都與提問者的能力息息相關(guān)。提問是有力量的,是有溫度的。一個問題,它不單是一個問題,它是思維方向的引導(dǎo),不同的問題導(dǎo)向不同的路,而一個好問題好比一個探照燈,它會照亮你未曾看到的區(qū)域。正如愛因斯坦說的:一個人提問的能力比回答的能力更重要。劉琪說,書是我們的朋友,一本好書能引起我們情感的共鳴。他以幽默的方式分享了自己所讀的3本好書。姜戎創(chuàng)作的《狼圖騰》作品中提到的狼性最吸引人,狼性是一種集自由、獨立、勇猛、不屈不撓、團結(jié)協(xié)作和智慧于一身的精神象征。《素書》全文一千三百六十字,文字簡練,但寓意深遠,每一句話都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智慧。劉琪說,通過閱讀馮唐的《無所謂》,他只要有機會回家,就會與父親坐在一起,小酌一杯,感受父親對自己不曾說出口的愛。
李永鵬分享書籍《吸引力法則》,他說,同頻共振是吸引力法則的核心原理。我們的思維、情感和意愿都是無形的能量場,以我們無法察覺的方式影響著周圍的世界。當我們心中充滿期待和喜悅時,我們的能量場就會散發(fā)出積極的頻率,吸引來與我們相匹配的人和事。相反,如果我們心懷消極和沮喪,那么吸引來的也只會是負面的能量和結(jié)果。劉娜分享稻盛和夫的《活法》,她說,這是一本極具啟發(fā)性和實用性的書籍。它不僅幫助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提供了許多實用的方法和建議,幫助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就。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賀仙通過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探討活著的意義、幸福是什么。她說,像史鐵生那樣的殘疾人都活成生活中的“巨人”,我們這些擁有健康體魄的人更應(yīng)該成為自己生活中的“巨人”。張碩分享書籍《八萬四千問》,這是宗薩欽哲仁波切所著的一本答疑解惑之書。她說,讀完這本書,生活中的很多疑問都能夠得到解答,是一本值得反復(fù)閱讀的有用之書。在不同階段、不同心境時讀,都會讓你的心境了然開闊。
張健分享《DK時間線上的全球史》。他說,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沖擊,就是提醒我們要睜開眼睛看世界,以開放的眼光、開放的認知提升自己,塑造自己。我們生存的世界也會因為我們每個人更開放、更包容、更文明。高揚分享兩本書籍,《伊豆的舞女》結(jié)尾處,少年的改變讓她心中很有觸動,“很多人說這是一個愛情故事,但我更覺得這是一個內(nèi)心封閉的少年打開心扉的過程。離別那一刻,他感受到了細碎的美好,感受到具體而真實的溫暖,世界就在他的眼前,任憑他暢快而自在的馳騁。”書籍《時間貧困》不同于其它時間管理書籍,它提到要想獲得更大的幸福感,我們應(yīng)該像投資金錢一樣投資“快樂時間”。這本書還提供了很多實用的建議和方法,比如記錄時間開銷、尋找快樂時光,幫助讀者更好地管理時間。
在分享讀書方法的環(huán)節(jié),盧旭分享了毛主席的讀書方法,他說,毛澤東的讀書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比如“不動筆墨不看書”,他每讀一本書都會在重要的地方畫上各種符號作標記,還會在空白的地方寫上批語。還有“聯(lián)系實際讀書法”,他強調(diào)讀書要與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實際等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劉志杰說讀書要注重多讀、多記,多寫;讀書不能只讀皮毛,也要深入思考,讀書要寫書評。張健說,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讀法,可精讀,可速讀。對于我們從書海里找到的一本值得讀的好書,需要花點慢工夫去“啃”,要“讀爛它”。讀書如登山,過程雖然苦一點,但持續(xù)努力與堅持,就能登上屬于自己的工作的“珠峰”,生活的“珠峰”,人生的“珠峰”。
在討論“AI對于我們工作生活的影響、我們又該如何利用AI”的環(huán)節(jié)。劉琪說未來AI有多厲害取決于人的道德底線。曹瑋熙提到了未來AI或許能代替醫(yī)生為我們診療。張健說,AI改變世界的力量和速度超乎我們的想象。面對人工智能世界,我們迫切需要做的是學習怎樣使用AI,擁抱AI,而不是敵視AI,漠視AI。
在總結(jié)環(huán)節(jié),高揚說,即便AI來勢洶洶,但基于完整知識體系的思維體系構(gòu)架、獨立的思考能力、快樂向上的能力,始終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希望博源讀書會可以是一個小鬧鐘,提醒我們?nèi)ラ喿x、去思考、去生活,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從容應(yīng)對未來,擁抱明天。
本次讀書會抽取了8個幸運獎、1個盲盒書禮,同時,還為每位參與活動的書友準備了書禮,新的書籍伴隨大家迎接新年,迎接新的閱讀旅程。(文/楊少坤 攝影/孔令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