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河畔,激情燃燒的日子——博源·城市廣場項目建設紀實
時間:2013-06-25 10:46 來源:博源集團 瀏覽次數:6164六月,沿著京藏高速驅車而行,路邊成片的玉米新苗不斷映入眼簾,露珠在草尖上奔跑,綠意隨著山勢的升高而褪色,進入豐水期的霸王河碧波萬頃,河道修葺一新,楊柳青翠欲滴。
在這里,有一群建設者,他們就是一千五百多名的集寧博源·城市廣場項目的建設者。
有這樣一張時間表記錄著這一切:
2011年4月2日,博源·城市廣場項目破圖動工;
2012年4月25日,博源·城市廣場酒店工程掀起了“大干100天”工作高潮;
2012年8月17日,博源·城市廣場酒店工程喜封金頂;
2013年2月底,博源置業公司陸續抽調公司幾乎全部核心技術和工程管理團隊前往博源·城市廣場項目,并吃、住、辦公在項目現場;
2013年3月6日,博源置業公司總經理張凡在博源·城市廣場項目現場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成立酒店項目部、煤炭交易中心項目部和酒店管理籌備工作組,公司工作重心全面向該項目轉移;
2013年6月10日,博源·城市廣場酒店工程進入“50天”倒計時日,精裝修施工已經進入最后的沖刺,安裝也到了攻堅階段,幾十個工種、工序“見縫插針”交叉作業,在線同時施工最高人數達到1500人,項目施工24小時晝夜不間斷進行。
博源·城市廣場作為烏蘭察布老百姓認識博源的窗口和名片,作為集團“十二五”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大戰略部署,不僅受到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兩級政府的高度關注,更受到了集團領導的關心和支持。酒店工程計劃于今年7月底具備運營條件,使得酒店在扣除冬季難以全面開展施工后的滿負荷精裝修施工期不足6個月,工期緊、標準高、任務重,建設的重擔讓管理者、建設者感到到不僅是壓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即將完成外幕墻施工的酒店主樓聳立在一望無際的大地上,俯視著流淌的霸王河水,氣勢恢弘的景象讓人浮想聯翩……
站在酒店19層主樓頂上,波濤蕩漾的霸王河猶如一面碩大的鏡子,地面上工棚林立,紅、黃、白相間的安全帽在水面不停躍動。可以望見西邊的煤炭交易中心大廈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土建施工。站在樓頂,讓人想起北風咆哮的日子:酒店項目西側的空地上,“顧大局,能包容,勇于創新,執著追求,不以金錢論成敗”的紅色標語異常醒目,它將激勵每個建設者迎難而上,用自己的汗水和力量確保每道工序的無縫銜接,項目的如期交付。
工地上下車水馬龍,外用電梯鋼鐵戰士般的直直挺立,吊籠在不停地來回穿梭,切割聲、敲擊聲、對講機聲此起彼伏,汽車載滿物資源源不斷地駛來,泵車伸長泵臂將漿液源源不斷地運往高層。
烏蘭察布市處在西伯利亞冷高壓蒙古氣旋流向內地的主風道上,是典型的“風口”上的城市,天天不停的大風給施工帶來了不少困難和挑戰。在高空作業的外幕墻施工,吊籃在風中不停搖擺已經成了常態,焊工只能在風小的時候見縫插針進行焊接,當風大時只能手抓龍骨和安全繩確保穩定和安全。在未進行外墻封堵完畢的十層以上樓層內施工時,由于風力過大,舉起一張木工板都異常吃力。
由于電梯使用緊張,為了及時現場解決問題,盡量不用電梯,用走步梯方式在樓層間穿梭,“一手扶尺、一手拿燈”成為項目部大部分人員自發形成的“共同裝備”。從19層步走下到1層,一次都讓人疲憊不堪,而他們每天卻要少則三五趟、多則十幾趟地上上下下來來回回。
“為榮譽而戰、為價值而戰,我們沒有任何退路,必須拋開一切雜念,全力以赴,一切以項目建設為主,所有甲方、乙方的項目負責人在現場成立聯合指揮部,現場辦公解決一切問題。”激情四射、重壓之下泰然自若的博源置業公司副總經理馬和平話語鏗鏘,振奮人心。
“要發揚置業年輕團隊的活力,再現2012年集團總部綜合樓會戰的風采,人心齊泰山移,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實現工期目標而努力奮斗。”張凡總經理每隔兩周左右的時間都會專程來到項目現場待一段時間,帶著安全帽像去年每天巡視綜合樓酒店項目一樣,在集寧酒店樓內上下穿梭,查看施工進度,檢查施工質量,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她總是在不時地給項目加油打氣,用她特有的方式和獨特的視角給項目部所有人排壓解惑。
夜里,博源·城市廣場項目現場燈火通明,物資不斷向高層運送,電焊的火光在不停地閃爍,移動板房內,討論聲至深夜仍不停息,“白天專項專題會,晚上全員碰頭會”成為這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夜深了,激情仍在電焊的火光明滅間燃燒不息。